醉书生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回到宋朝当暴君 > 第51章 你有张良计,朕有过墙梯

第51章 你有张良计,朕有过墙梯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  但他们不知道,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水平就已经是世界一流了。

    古代没有纸币,货币也短缺,古人治理国家会根据实际情况想出这个办法来。

    入中法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宋朝商品发达,也不抑商,朝廷跟商人配合是经常的事。

    这也是大宋朝的特色之一。

    赵鼎说道:“官家,臣有一计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可以向城中大户发售盐引,用盐引从他们那里换取等价粮食,再加换来的粮食,存储起来,按照实际情况,分发给缺粮之人。”

    赵鼎不愧是赵鼎,脑子一转,立刻就想到入中法了。

    所谓的能臣,绝不是只会麒麟才子那样搞权谋。

    能治国的,才是能臣。

    能解决问题的,才是能臣。

    而所谓的治国,则是民生为先。

    粮价、物价,交通,商业,农耕,冶铁,治安等等,这些才是一个合格的大臣应该去考虑的。

    把权谋玩出花来,也只是辅助手段而已。

    “叔夜相公,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“臣觉得元镇说得在理,大户们家中既然有多余的粮食,必然是愿意用粮食换取盐引的,只是大户们也不知道金贼到底何时退回北方,有一部分人必然会心中有所顾虑。”

    赵鼎又说道:“特殊时期,可以高价盐引做兑换。且我们守城成功,也给民众以鼓励,我相信不少大户是愿意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,那就这么办,这件事交给赵鼎你来去安排。”

    “臣领旨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个逻辑,有点类似金融逻辑。

    盐引相当于国家信用,商人用粮食购买国家信用,然后再兑换成必需品盐,再卖出去赚差价。

    对了,为什么不直接呼吁大户们做好人,把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呢?

    可能会有大户这么做,但肯定不多。

    人都是自私的,这是人性。

    赵鼎下去安排这件事,这是调整市场粮食的手段。

    而王时雍和范琼的家,也是要抄的,钱是要拿的,抚恤金是要发的。

    金军大营内。

    时立爱说道:“东京城周围的城池,全部封死,在这一带建造营寨,不出三个月,东京城必然出现粮食危机。”

    完颜宗望却不赞同他这种做法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